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研究成果發表與期刊投稿


呂東武教授國立台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研究所

研究成果發表是科學研究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一個科學研究計畫通常包括形成構想(idea initiation)、執行(implementation)、解讀結果(interpretation)及成果發表(publication)等階段。好的計畫總要到發表且被瞭解才算完成,而發表的研究成果更是科學研究者被評量的主要標準。因此,科學研究者除了發揮創意、嚴謹研究外,還必須會撰寫論文,才能將自己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會國際議及期刊等專業媒體,使自己心血的結晶發揮最大的影響力,對人類社會有所貢獻。除了國內期刊外,2005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錄有關運動科學的期刊近40本,發表的論文近3000篇,其中前50%期刊的論文約2000篇,與生物力學相關之論文又更少。為了將自己研究成果發表在這些著名的期刊,除了創新研究外,瞭解如何撰寫一篇合適的科學論文將研究發現清楚表達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筆者將根據個人有限的寫作經驗,參考Journal of Biomechanics的建議,提出能被一般科學期刊接受的寫作原則,並針對中國人撰寫論文時常犯的錯誤提出建議與討論。
科學論文寫作方式著重「清晰明瞭」,讓讀者很快清楚瞭解作者的研究理念、成果與結論,這也是科學論文寫作的重要特性。論文要達到「清晰明瞭」,需注意「前後文的邏輯性」(logical flow)與內容的「簡潔」。確保「前後文的邏輯性」之原則可包括:每一段僅陳述或討論一個主題,而每一段的第一句即要闡述主題,其他部分則用來解釋此主題。每一段的最後一句要能引出下一段,而第一句要能銜接上一段。所謂「簡潔」是指說明研究理念需簡要,重複的句子或內容要少,並且排除不重要的訊息以及使用合適的文法。
科學論文是一組織架構完整的文章。數百年來,為了有效交流研究成果,其架構己演化成高度格式化且具分隔明顯的組成部分。廣為採用的架構一般包括:前言(Introduction)、材料與方法(Material and Methods)、結果(Results)和討論(Discussion),有的期刊還會包括結論(Conclusion)及致謝辭(Acknowledgement)等,其組成需根據不同期刊規定作調整。一般而言,前言約佔全文15%,材料與方法佔15-50%,結果佔15%,而討論約佔15~30%。各部份之平衡相當重要。此外,為求文章邏輯的合理性與內容的完整性,論文寫完後可由結論至前言,由後而前審視內容及前後文之邏輯性。所下結論必須於「討論」辨証過且應與「前言」所揭櫫的研究目的與假說相呼應。「討論」應以討論所得結果為主,輔以與相關文獻之比較,更應確保所得結果的確支持所下結論。沒討論到的結果不需於「結果」呈現,而所有陳述之結果均須於「材料與方法」說明其取得之方法。「討論」、「結果」與「材料與方法」所提到的內容,特別是「討論」,必要時應於「前言」埋下伏筆,「前言」所引述之相關文獻或研究理念旨在引出研究目的與假說,不需過度煩瑣。若能依循這樣的寫作原則與檢視方法,文章的內容將會符合清晰明瞭的原則,且更完整合理。玆就針對論文各部份之撰寫概要說明。
(一)   題目
為論文定題目是很重要的,因為也許只有少數人會讀完整篇論文,但是題目卻會被無數的人從原始期刊、資料庫或網際網路上閱讀。因此不適當的題目可能無法擁有預期的讀者。所謂好的題目係指能夠以有限數目之文字適當且明確描述論文內容。一般建議6-14個字。此外,論文的題目是一個標籤,不是句子,其結構應比句子簡單。因此,文字的順序及用詞變得更重要,題目的用字不但要強調論文的重要性,反應內容,還要容易被檢索到。
(二)   摘要
摘要是論文的縮影,亦為左右讀者是否繼續閱讀整篇論文的關鍵。故需針對論文的每一主要部分,包括前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與結論,做一簡要的概述。因係描述已完成的工作故摘要應以過去時態撰寫,且不宜包含任何本文未提及的資訊或結論,亦不需引用文獻。
(三)   前言
前言是論文的第一部份,旨在闡述研究動機,故需充分提供研究背景及作者之論點與假設。前言應清楚呈現擬探討問題的本質和範疇、回顧相關文獻、簡述進行研究的理由與研究方法。依論文描述之研究內容本質不同,其寫法亦應有所分別。
1. 具研究假說之論文(Hypothesis-based paper)
第一段先介紹並闡明本研究相關之議題,第二或第三段則引用過去主要文獻之結果、對此議題提出的解釋或遇到之困難,第三段或第四段則需針對本研究可驗證之結果提出明確預測或假設。這類型的文章之前言主要著重在概念或觀察之闡明,而非方法或過去的研究者。
2.  探討方法的論文(Methods-oriented paper)
此類文章第一段亦是概述有關此研究的議題,第二或第三段在於探討過去的研究及其限制,最後一段完整的呈述問題並簡述將提供的新方法與新資訊。
(四)   材料與方法
材料與方法主要在陳述實驗設計,提供足夠的細節,方便同領域的研究人員能夠重現此實驗,並驗證其實驗結果。“可重複性”亦是科學論文的特點,因此若該研究的方法不具重複性,這篇論文就不能代表好的科學。材料與方法一般包含:受試者資料、實驗原理與架構、實驗設備及材料、實驗步驟、資料分析及統計方法。
1.  具研究假說之論文(Hypothesis-based paper)
    此類論文需詳細說明實驗設計與方法,使其他研究人員可依照同樣的方式做相同的實驗。如果實驗方法係引用文獻,便不需仔細描述,只需引用參考文獻即可。如何在詳細與簡明間取得平衡通常是作者偏好的問題。
2. 探討方法的論文(Methods-oriented paper)
    此類論文需詳細描述重要的研究材料與方法。如果某些詳細的解說會打斷邏輯的呈述,可以將此部分的解說放至附錄。此外亦要針對統計方法提供完整的描述,統計方法的假設及顯著水準的選擇亦需驗證。由於實驗過程皆已完成,因此應以過去語態描述。
(五)   結果
實驗結果是實驗過程中所測得的資料和所觀察到的現象,為整篇論文的核心,因為從假設到結論皆需與實驗結果呼應。須忠實呈現與前言提出之問題或假設有關,且具代表性並能反映研究目的結果,避免一直重複資料結果。而呈述的順序應該依據結果的重要性。若是該研究含多種實驗方式及多項測量數據,可採用分段形式描述,每個段落敘述不同實驗方法所得的結果,並與材料與方法中的各段相呼應。此外,應利用清晰且易比較分析的圖表輔助說明之。
結果的撰寫必須簡潔、順暢、不要冗長,每一段需要包含反對或支持此方法之結果(methods-oriented paper)或回答問題或測試假設( hypothesis-based paper)的結果。結果陳述的內容應為此研究的數據,非以前文獻中的結果,且不要重複陳述圖表中已明顯提出之文字或數據。如果結果屬於量測數據,除了要求正確外,亦需進行統計分析並討論其顯著性,並說明其意義及限制。撰寫結果應以過去式時態描述。
(六)   討論
討論通常是撰寫論文中最困難的部分,因其必須將前言、方法與結果串連,並建立完整且具邏輯性的架構以闡述作者的觀點。討論主要是讓讀者對於作者的假設、方法與結果的合理性達到認同。典型的討論包括研究目的重述、重要結果概述、結果說明、推論或結論、研究方法或結果的限制、未來研究議題建議或研究結果的實際應用。
討論是作者彙整實驗結果、理論、前人研究及個人經驗所得之推理,因此必須符合邏輯,並與研究目的相呼應。其主軸要根據研究方法與結果,論點需以理論、原理或相關文獻為佐證。結果的差異應盡量解釋,同時討論與其他相關文獻之研究成果的一致性或差異性。此外,結果中沒陳述的資料不需討論。撰寫討論時,若作者認為其內容為不受時間影響且符合邏輯的事實,通常用現在式。如果作者強調句子內容為過去的事情則用過去式。
(七)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主要在於佐證作者論點及提出科學的依據,且方便讀者查詢相關資料。一般只需列出最關鍵的文獻資料,且所列出的參考文獻應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文章。此外,參考文獻應依照期刊規定的格式。目前市面上有不少文獻管理軟體,可自動整理文獻資料,並可與資料庫及文字編輯軟體(MS Word)連結,並且可讓使用者選擇文獻格式,大輻增加了撰寫論文的便利性。常見軟體有EndNoteReference ManagementLibrary Master等。
(八)   圖表的製作
圖表是科學論文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的是將雜瑣的資料結構化後重新呈現。好的圖表可以清楚表現論文所要傳遞的訊息。圖表應獨立顯現有意義的數據,亦即圖與表之間的內容不可重複敘述。無關緊要的資料可於內文中簡單帶過。此外,不同期刊對於圖表呈現方式與數量的規定皆不同,應依各期刊規定調整之。
(九)   論文投稿注意事項
論文撰寫完成後,投稿前,作者必須熟讀欲投稿期刊的投稿需知,仔細檢查,避免因為格式或內容不符被退回稿件,徒然浪費時間。一般而言,投稿時除了格式與論文份數的要求外,還需附上一封說明函(cover letter)主編,說明欲投稿的論文為何、新稿或修改的舊稿,並提供通訊作者之聯絡地址、電話、傳真及e-mail等。此外,筆者建議於投稿前可請以英文為母語的專家就論文做文字編輯修飾,可減少審稿者對論文的誤解,減少答辨的麻煩及退稿的機率。由於網際網路的發達,越來越多期刊接受網路線上投稿,以增加便利性,本演講亦會對此做說明與建議。
研究成果的發表與期刊投稿主要包含三個部分:選擇合適的期刊、研究成果的彙整與清晰明瞭的寫作,以及使用正確的撰寫格式。審查意見的答辨亦須謹慎。此外亦要瞭解投稿程序,這樣才能增加投稿成功的機率、減少文章往返修改的時間。本次演講僅就這些內容依據個人有限的經驗做介紹,並就一些本國人常犯的錯誤提出建議,有關實驗設計或統計方法等並未納入本次演講所討論的重點。論文的撰寫沒有捷徑,需要不斷的練習,多讀多看以累積經驗,相信依循正確的寫作方式及格式,將有更多國內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的期刊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